1982~1993年,孙剑云老师曾两下广州,六赴江南,数出关外,授艺教拳,为孙式太极拳的普及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73年随赵斌老师学练太极拳,在赵斌大师的悉心指导下,身体奇迹般康复,并成为赵斌先生入…
原标题:巾帼不让须眉-太极拳传人中的杰出女豪
孙剑云
孙剑云(1914年-2003年),孙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老先生之嫡女,孙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近代太极拳传人中的杰出人物。
孙剑云七岁开始随父习武,家学传承深厚,年轻时武道已有所成。
1931年随父赴江苏省国术馆任教;建国后作为孙式太极拳代表人物出席各类社会活动。
1957年被聘为中国武术表演赛国家名誉裁判;1959年任第一届全运会武术比赛裁判长;1982年作为特邀代表出席武术工作会议,并做了关于《武术与道德》的专题发言,并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83年,为继承和发扬其父的武学体系与武学思想,恢复其父曾创建的蒲阳拳社活动,并将该组织更名为蒲阳同学会。同年创立孙氏太极拳研究会,被选为会长,并出任北京市形意拳研究会的第一任会长,北京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先后编写出版了《孙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简化套路》、《行意剑》等专著。
1982~1993年,孙剑云老师曾两下广州,六赴江南,数出关外,授艺教拳,为孙式太极拳的普及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94年,孙剑云参加香港国际武术观摩大会,在大会上表演了孙式太极拳,获得极高赞誉。1995年,在首届“中华武林百杰”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
孙剑云技艺精湛,
精太极、通八卦、善形意,深得其父武学之精髓,曾被著名武术家李景林先生誉“女中魁元”,贺龙元帅也曾赞其为“五朵武花”之一。
孙剑云一生秉承父志,大有其父之遗风,以“习武之人最重武”为座右铭,不以“正宗”、“嫡传”而自居,谦和待人。孙剑云不以家传武功为私有,不以授武为谋利手段,生活极为简朴,安贫乐道,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泰然处之。
孙剑云
倾毕生心血于孙氏传承的传艺之中,为孙式太极拳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被人赞誉为
“灿如繁星集万人视线,明如皎日放一代光辉”。
陈立清
陈立清(1919年-2008年),陈氏太极拳第11代传人,中国首批太极拳大师。
陈立清出生在一个武术世家,7岁时开始随陈德禄学太极拳,得到陈鑫、陈椿元、陈克忠和陈照丕等高手指教。14岁时已得到陈氏太极拳真传。1941年,陈立清从开封女子师范毕业后,先后在洛阳、甘肃平凉等地教书,最终定居西安。她很注重陈氏太极拳的发掘和传播,这期间习武不辍,广收门徒,还学得了失传多年的陈氏108式长拳。几十年的苦修,陈立清成为陈氏太极拳械集大成者。
1979年,全国首届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在南宁召开,年已六旬的陈立清作为大会特邀嘉宾进行表演,技惊全场;大会结束前,许世友将军到会,陈立清的太极拳作为精彩项目之一再次上台表演,引起极大轰动。1982年,已退休的陈立清作为特邀代表出席第二届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以精彩的陈氏太极拳械表演获得了一等奖。1994年,在温县举行的国际太极拳年会上,老人被评为太极拳大师。
陈立清出名后,陕西省体育局动员她参加武术挖掘小组,西安市武协动员她开办西安萃华武馆,国外武术组织纷纷邀她出国授拳,香港一家电影公司请她担任武术指导。社会事务虽然很多,但老人最热心的还是教拳。她说:“我62年教拳不辍,学生遍布日本、美国、东南亚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地,教多少**也数不清了。”
吴英华
吴英华(1907年-1997年),吴式太极拳宗师吴鉴泉先生之长女,吴式太极拳主要传人。
吴英华自幼随父学习太极拳,天赋丝毫不让其长兄吴公仪。吴英华继承家学吴式太极拳,功深艺精,走架柔和、大方、极其工整,形神酷肖其父。1938一1941年任上海市国术馆太极拳教师。建国后被上海市体育宫聘为太极拳教练,从学者甚多。自1942年起任鉴泉太极拳社社长。
1956年,应上海体育宫邀请出任教练,培养了许多人才。多次出席全国武术工作会议。1978年,上海恢复鉴泉太极拳社,吴英华任社长。1992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同年,被中国武术协会授以“中国武术协会荣誉委员”称号。
1986年,吴英华与丈夫马岳梁一起编写《吴氏精简太极拳》,另有《吴氏太极拳详解》、《吴氏太极拳快拳》、《正宗吴式太极拳》等经典著作。
吴英华毕生致力于教拳传艺,门徒众多。为弘扬吴式太极拳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濮冰如
濮冰如(1907~1997年),早期随叶大密先生学习,为叶门的“一大三小”(三小为蒋锡荣、金仁霖、曹树伟)中的“一大”资历深者。后来成为李景林和杨澄甫门下的女高足。
1927年11月,被誉为“剑仙”的李景林先师来上海后,叶大密携高徒濮玉同拜李景林学武当对剑。在学剑的过程中,濮冰如经常得到李景林的赞扬。
1928年杨少侯、杨澄甫兄弟俩先后南下,叶大密在自己学习的同时,也将学生中较有造诣和悟性的濮冰如、郑曼青等人推荐转拜在杨澄甫门下,濮冰如成为杨澄甫宗师的第一个入室女**。
濮冰如拳势潇洒活泼、舒展大方、连绵贯串、内涵丰富。难得的是濮老师胸怀宽广,度量大,无门派之分。当吴英华老师和马岳梁老师出山教拳时,她要自己的学生统统去学,而且自己带领大家一起学,极为难得可贵。
濮冰如任教终生,义务授拳数十年如一日,提携后进不遗余力,从学**数以千计,受益之人不可胜数。
还有三位也极为杰出:
陈豫侠
陈豫侠(1924年—1986年),祖籍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式太极拳一代宗师陈发科之女,
1928年随父进京,
8岁从父练拳,勤苦用功,每天练架二、三十趟。拳法酷似陈发科公,剑法尽得发科公之精妙。
陈豫侠天性纯厚,为人极为谦虚,从不以陈式太极拳继承者自居。
陈豫侠所传的陈式太极剑和现在流行的套路许多细节不同,体现出陈传早期的风貌,对于陈式太极剑传承有重要参考价值。
崔秀辰(1918年-1992年)河北任县人。是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崔毅士之女,曾任北京市武协委员,北京市东城区武协委员,北京市杨式太极拳研究会首任会长。
崔秀辰幼承家学,8岁随父学拳,由于聪明好学,肯下功夫练拳,深受其父偏爱与教诲,习武60余年,凡杨家太极拳、剑、刀、太极杆及太极推手等,深得其父真传,继承了崔毅士先生杨式太极拳之遗风。崔秀辰终生从事杨式太极拳的普及与传播,培养学生数千人,遍及海内外。
扎西
扎西(1932年—2019年),青海互助县人,藏族。师承杨式第四代传人赵斌先生。年轻时是一位工作积极分子。1958年被评为青海省劳动模范,同年出席全国妇女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70年因患肺癌切去两叶右肺,久治不愈。1973年随赵斌老师学练太极拳,在赵斌大师的悉心指导下,身体奇迹般康复,并成为赵斌先生入室**,学习中得到杨振基、杨振铎、傅钟文、傅宗元等多位前辈的传授指点。1986年参加全国首届太极拳大赛中荣获太极拳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扎西不但技艺精湛,为人也极为质朴真诚,武德高尚。1978年开始授拳,终生义务授教,从学者万余人。其事迹被中央电视台等多种媒体报道。赵斌大师曾亲书“品高拳粹”四字相赠。1998年被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评为太极大师, 2012年被中国国际太极拳网评为太极大师。2013年又被《中华武术》评为三十年最具影响力人物。
出版《杨氏传统太极剑、刀》、《感恩太极》等著作,刻录了《杨氏太极拳八十五式教学》及《杨氏太极拳、剑、刀》的VCD光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原标题:巾帼不让须眉-太极拳传人中的杰出女豪_武术比赛_孙剑云_陈立清
关键词:陈立清,传人,武术比赛,陈氏,李景林,上海市,太极拳,大会,孙剑云,孙氏,搞笑段子,比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
admin#shaoqun.com
(#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