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森以现在的眼光看虽然尺寸平庸,但在那个年代属于高大控卫,所以无论得分还是篮板上双对他都是探囊取物,所以罗伯特森曾表示,在自己的时代,关于助攻的判断太过严苛。 1961-62赛季NBA常规赛…
原标题:三双还能再值钱一次吗?——MVP之争最后的迷局
三双还能再值钱一次吗?——MVP之争最后的迷局
约基奇到底能不能三连MVP?赛季初当布克、塔图姆、东契奇先后成为MVP排行榜榜首时,所有人都觉得迟迟无法带领球队在季后赛更进一步会严重影响约基奇的印象分;但当赛季仅剩二十余场比赛,约基奇很有可能以60%命中率完成赛季场均三双,且掘金战绩高居联盟榜首时,约基奇三连MVP的可能性正在变得越来越大。
历史上能够做到三连MVP的只有三个人——比尔-拉塞尔、威尔特-张伯伦、拉里-伯德,三位NBA殿堂级的人物,以至于魔术师、贾巴尔、乔丹、詹姆斯等在一个时代极具统治力的人物,也从没有做到过三连MVP这一壮举。
在对约基奇有关MVP的讨论声中,有一个声音显得很‘刺耳’:“都怪威少!”本赛季的威少肯定无法跟约基奇争抢MVP了,但是威少爷却让原本很伟大的赛季场均三双在球迷眼中变得‘廉价’,以至于很多人在抨击、指摘、怨怼威斯布鲁克的时候,一个声音经常会合时宜的出现:“就是他把三双变得不值钱的!”
没错,要不是威斯布鲁克把三双打的像两双那样容易实现,再加上后来哈登、东契奇、约基奇们动不动就拿个三双,没人会这么看不起三双的。在我刚开始看球的零几年,拿一次三双是可以上新闻头条的,起码中央五的体育新闻得给单独出新闻条,甚至可以通过三双让一名球员的地位实现升级,而现在嘛......就这?没有个四、五十分或者二、三十助攻、篮板的,用的着这么宣传?!所以三双不是很容易吗?
‘三双’有那么难吗?
2017年4月15日,在威少完成单赛季42场三双、赛季个人数据场均三双的伟大表演后,奥斯卡-罗伯特森亲自来到雷霆主场为后辈颁发了名人堂特制奖杯,纪念这一伟大时刻。
彼时的罗伯特森应该不会想到,他眼前的年轻人将会连续三个赛季拿到场均三双,生涯至今共四次完成个人赛季场均三双,并且在第四次创造历史时还超越自己成为NBA历史三双王。
然而威少爷这四次三双赛季都是以季后赛首轮被淘汰而告终,因此球迷们开始质疑赛季场均三双的含金量,甚至于大家纷纷怀疑罗伯特森50年前的数据含金量,着实让人哭笑不得。但说件让人难以置信的事实,50年前的罗伯特森如果按照如今的数据统计方式计算,他本该有更多的个人三双。
在那个没有将科技普及到赛场的时代里,比赛的数据统计全靠人工,很难做到全面且精准,但对数据的计算却非常严格。那个时代之所以会出现那么夸张的数据,根源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将近二十年间,一支球队每48分钟超过100个进攻回合的赛季高达16个,加上彼时的投篮水平一般、三分球依赖度低,离篮筐越近终结能力越强,所以那是超级中锋的时代,张伯伦的变态数据就源于他夸张的天赋,尤其是实打实的2米18的身高,同样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贾巴尔也由此积累下做了三十八年NBA历史得分王的基础。
罗伯特森以现在的眼光看虽然尺寸平庸,但在那个年代属于高大控卫,所以无论得分还是篮板上双对他都是探囊取物,所以罗伯特森曾表示,在自己的时代,关于助攻的判断太过严苛。
NBA和FIBA对于助攻的判断略有不同之处,在70年代后,NBA的数据统计变得更为宽松。先看FIBA对于赛场上的助攻技术统计的规定,具体定义为:接球者始终保持得分“企图”,且考虑的得分手段也是一致没改变,则进篮后,最后传球者记助攻一次;值得注意的,如果得分者运球切入时有切过任何防守者,则倾向不算助攻;运球与否并非FIBA对助攻判定的依据,例如快攻球员A前方无人防守,接获队友B的传球时人尚未过半场,A一路运球到对面篮框直接上篮得分,虽然A运了很多下,接获B的传球后也没有马上出手,但A接到球后始终保持快攻得分的意图,所以B理应记上助攻一笔;B传球给A,A立刻切过些许失位的防守对位者C,则B大都不会算得到助攻;A接到B传球后,做了个佯切的动作,立刻拉回来出手投篮得分,没有运球,不过A考虑过了切入的企图,同时此一动作也可视为A摆脱防守者的手段之一,所以不应记助攻。
同样的要求在NBA就会宽松许多,只要接球时间没有过长、且攻框行为流畅既可以算作助攻,比如有位JRS发帖提问詹姆斯在2020年总决赛期间这几球为什么被算作助攻?得到的比较合理的答案就是这几球全部运球在三次以内,而且均保持得分‘企图’。
属于三双的‘阶层’垄断
虽然在数据统计上NBA创造了更加容易出现高数据的条件,但想要拿到三双还是需要自身的能力、战术定位以及外部环境。
就在NBA开始放宽数据统计规则的时候,三分线也引入了NBA,可这依旧无法阻止NBA朝着内线为王、防守至上的方向发展,回合数以及进攻效率都出现大幅下滑,加上彼时的篮球比赛更崇尚分工明确的战术篮球。
内线抢篮板低位进攻,外线投射突破组织,篮板属于大个子,传球属于小个子,得分属于得分后卫,前锋负责策应,这是篮球场上最初对于位置区分的方法。纵观曾经的三双历史榜单,排名最靠前的是罗伯特森、魔术师约翰逊以及基德,这三人无一例外都是场上的控卫,传球大师。队友们只需要卡好位让他拿到篮球,接着他们会用球领着你找到空位,所以曾经的三双多数集中在身材高大些的控卫或者组织前锋(皮蓬和早期的詹姆斯)身上。
但随着时代发展,如今的球员分工越来越模糊,战术篮球也变成体系篮球。在体系里,球员有更大的自主空间,球员可以自己做决定,持球大核以及战术发动型的球员开始出现。近年来持球大核最出众的当属哈登和东契奇,两位大核心也都缴出了60+三双的震古烁今的数据;
虽然威少的带队战绩无法和上面两位相提并论,但巅峰时威少确实也是联盟第一档的持球大核,三双数不是谁想刷就能刷出来的;
而战术发动型的球员中,最出众的则有追梦格林、约基奇、字母哥这几位经常负责‘弧顶发牌’的内线球员,他们也是这十年来三双最多的内线球员。
比较特殊的则是詹姆斯,在骑士1.0时期,受时代所限,他是战术篮球下的组织前锋,身手全能,也一度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打破罗伯特森三双记录的人选,在纽约那次被取消的50+三双就是最佳说明;
但随着后期离开骑士,詹姆斯在热火逐渐开启了持球大核方向的体系篮球模式,詹姆斯也成了自带体系的代表,职业生涯迄今106次三双,也是他二十年伟大生涯的代表作之一。
除去上述提到的几位现役球员外,三双总数最多的就是还没患上心理疾病的西蒙斯;而本赛季三双总数上,除约基奇和东契奇外,暂无一人三双数上双,而小萨博尼斯、莫兰特这些后期之秀也是在沿着前辈的路继续向前。所以即便球迷们觉得三双不值钱了,但能够将三双轻易‘变现’的依旧是那些NBA顶端的球员们,三双仍然被个人能力强、战术地位高的球员们牢牢垄断着。
跌下神坛的三双
在三双的含金量没有被饱受质疑的时代里,NBA球员对三双的向往可以说是偏执的。
那位曾经让詹姆斯辅佐的里基-戴维斯,为了拿个三双,可真称得上是脸都不要了:2003年3月16日,骑士在比赛即将结束时已经领先爵士25分,之前总是距离三双一步之遥的里基-戴维斯,在比赛还剩6秒时仅差一个篮板便可拿到三双,在刷数据的诱惑下,里基-戴维斯利用最后的球权居然直接攻向了自家篮筐,并且‘精准’地打到篮筐前沿下端,‘创造’了篮板;
里基-戴维斯的举动激怒了爵士队,德肖恩-史蒂文森愤怒地推向了里基-戴维斯,而老帅斯隆更是向裁判怒吼:“为什么不跟他技术犯规!”
为了个三双,把自己变成NBA历史上的反面教材,也就独此一人了,对了,最终NBA官方没有承认那个篮板,并解释道:根据规则,在比赛进行过程中,球员在自主情况下朝本方篮筐投篮视为犯规。
就在里基-戴维斯刷三双劣迹之后不久,又一位球员‘铤而走险’,他叫鲍勃-苏拉,火箭老球迷应该认得此人,他曾短暂做过姚明的队友。苏拉在03-04赛季后半段被活塞用作交易拉希德-华莱士的筹码,原本数据平平的苏拉在老鹰队开始疯狂刷数据,做到了连续两场比赛拿到三双的成就,然而他并不知足,在比赛即将结束而自己仅差一个篮板的情况下,苏拉上篮时故意没有发全力,最终‘抢’到了第十个篮板。虽然不像里基-戴维斯那么荒唐,但最终NBA技术组还是通过录像审议取消了苏拉的那个篮板。
除上述两人外,还有诸如麦基为了三双连续要球刷分、布拉彻告诉易建联把篮板让给自己等等荒唐事,但从以上故事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像他们这样与球星有着明显差距的球员,想要在NBA留下自己的印记,就不能放过任何创造历史的机会,这也说明了三双对一名球员的吸引力有多大。
虽然三双看似变得比以前更加容易,但并不是谁拿的三双多,谁就是更好的那个球员,每名NBA球员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三双并不足以充分说明一位球员的能力,孰强孰弱,还得是季后赛见真章,这貌似也是约老师三连MVP最大的阻碍。
‘人权至上’
本文最后我们做个假设,如果约基奇是历史第一位能完成赛季场均三双的球员,他就一定是MVP吗?
1961-62赛季NBA常规赛结束后,生涯第二年的奥斯卡-罗伯特森创造了NBA第一个赛季个人场均三双数据的记录,但他却并不是MVP的最有力争夺者,是的你没看错,因为有一个叫威尔特-张伯伦的男人在生涯第三年完成了个人单场100分的炫酷表演,赛季场均数据更是令人咋舌的50.4分25.7篮板2.4助攻,同时成为联盟得分王和篮板王;可当MVP名单公布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沉默了,一个场均16.7分23.0篮板3.2助攻的大个子成了当赛季的MVP,原因是他的球队成为NBA史上第一个赛季60胜球队,而他的球队也确实拿到了当年的总冠军完成四连冠,甚至一直到八连冠。
所以约基奇能不能三连MVP跟他的个人能力还有球队战绩的关系已经不那么大了,实在挑不出什么理由,但外一由于国际形势紧张,NBA改变了规则,要求参选球员不能是塞尔维亚国籍,我觉得大家也是能理解的,对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原标题:三双还能再值钱一次吗?——MVP之争最后的迷局_助攻_赛季_数据
关键词:时代,数据,运球,得分,约基奇,罗伯特森,助攻,赛季,NBA,消息资讯,詹姆斯,篮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
admin#shaoqun.com
(#换成@)。